第一进程:企业培训意识萌芽阶段
处于此阶段的企业大多数是成长型企业。企业总经理和管理者或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这几年的“执行力”培训热),或是因为企业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才意识到培训的需要。于是,主管培训负责人(此阶段企业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专门负责培训的人员)则考察培训市场一番,选用一些市场流行课程,或咨询一些培训公司,在其培训产品目录中选择课程。培训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当前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比如服务意识不强或销售技能欠缺等。此类培训活动属于一种冲动性采购或兴趣性采购,觉得产品“眩”、“流行”,就觉得好,于是“乱购”或“狂购”一番。这种行为往往导致培训效果打折扣、培训费用“打水漂”的现象,但值得肯定的是企业培训的意识已开始被唤醒。
第二进程:企业培训计划设置阶段
此阶段,企业培训负责人开始意识到“突击型”培训活动不划算,不能有效和系统地解决企业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认识到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种投资行为,所以开始有意识地根据企业全年的经营活动及其规律来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但因为缺乏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和企业内部职业的培训师而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因此,员工培训需求的把握,培训课程的针对性设计,培训师的寻找成为该阶段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进程:企业发展和员工素质提升结合阶段
在企业管理逐渐规范的公司里拥有每个岗位标准的工作说明书或岗位素质能力模型时,于是,企业开始以此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通过找“差距”,找“问题”,来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从而确定培训内容。企业在这个阶段,培训工作人员有意识地将培训活动和员工个人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规划有机联系起来,有意识调动员工的积极和主动性,从而更好保证培训效果。而且,此时培训后考核合格成为企业员工上岗资格的一部分。
第四进程:企业培训效果内化阶段
近几年面对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多数企业对市场上的培训课程和产品奉行“拿来主义”。常常出现“病急乱投医”现象。通过企业不断的自省行为和现代培训理念的熏陶,企业开始意识到培训活动需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这种课程定制是通过咨询顾问的方式来实现,以此达到有针对性的培训,有系统地开发,有定制化的培训效果。用企业内部或行业的相关案例进行讲授课程,核心的课程由企业自己内部培训师授课。培训成为企业管理者必备工具和与员工有效沟通的工作方式之一。此阶段不断通过培训案例和内部培训师的内化,将为学员有效固化学习效果,为企业沉淀价值和知识财富,企业拥有自己的“圣经”和“布道者”,宣讲企业自身的文化、理念、产品知识和管理经验。企业内部讲师通常是由企业高管、核心骨干及拥有专业技能人士来担任。培训方式比较多样化,但最大的问题是内部讲师的培训方法、培训专业性、培训能力还存在着不足,有待提升和进一步训练。
第五进程:企业人才开发培育阶段
在21世纪企业大竞争的环境中,人才自主开发培养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总经理和职业经理人管理观念开始转变,将解决问题的培训思想转换成为企业战略发展和人才自主培养相结合起来。到了这一阶段,人才自主培养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更加多元,通过企业内部的师徒帮教、导师制、脱产培训、OJT训练、员工自我学习、轮岗培训等方式相结合来,以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并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做好人才储备和关键人才接班人培育,而培训和教练技术则成为“人才制造”的核心工具.这个阶段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划和系统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选拔晋升、岗位轮换管理等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第六进程:企业产业链人才开发阶段
大家应该清楚,世界500强企业如IBM、HP、三星、GE、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大学或商学院,他们不仅仅为企业内部塑造人才也为社会上的企业和行业产业链培育各类专业人才。因此一流的企业最终都做成企业商学院式的学习型组织,通过规划和设计出有效的管理工具、组织文化、品牌理念、技术升级成果等内容,把它们编辑成可传播、可操作的课程,在企业内部或面向社会进行培训和开发。例如:GE公司成为培养CEO的摇篮;HP商学院成为为社会上各行各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而松下所设置的培训课不仅每年为内部员工服务,而且还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因此,在进化到第六阶段时,企业培训体系的发展是随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发展而不断升级和完善的。当前国内企业发展日益成熟,知名企业培训体系也呈现“升级”趋势。比如海尔有自己的海尔大学,做汽车的吉利在北京有吉利大学,联想有自己的管理学院,华为同样拥有管理学院和技术研修学校,慢慢地该类企业就带动了全国大多数企业越发重视培训。